意大利國家研究委員會認知科學與技術中心科學家多梅尼科·帕里西所著的《機器人的未來:機器人科學的人類隱喻》一書,近日經機械工業(yè)出版社引進到我國出版。這本書探討構建和人類行為模式相似的機器人的方法——即不僅外形高度類似人類,而且有著幾乎與人完全相似的生命方式、心理特征、行為方式、組織方式等特征。書作者將這種未來可能出現(xiàn)的機器人,稱為類人機器人。
書作者假設有一位來自火星的科學家Martian Eye(簡稱為ME,這個名字意味深長),通過觀測地球人類來試圖構建與人完全相似的機器人。這就要從人是如何成為、進化到現(xiàn)在的樣子做起,構建起行為類似人類的人工構造。
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要讓類人機器人獲得動機和情緒。書作者描述到,現(xiàn)在的機器人沒有動機,也不需要在不同動機中作出選擇,而ME要構造的類人機器人必須要獲得動機,這就要讓其懂得吃喝,要選擇代表著事物的黑色令牌,和代表著水的白色令牌,借此觸發(fā)其神經系統(tǒng)中的內部神經元,再經運動神經元觸發(fā)行為。要讓類人機器人恰當地把握進食和喝水的平衡,不能某樣過多而缺乏另一樣,這需要進行大量的調試。在此基礎上,如果讓類人機器人需要掌握移動、避開捕獵者、還得尋找伴侶繁衍后代、哺育后代、治愈傷患等越來越復雜的要求,調試訓練的難度就將不斷加大,而為此需要加入到類人機器人神經網絡中的神經元也當然需要越來越密集。
《機器人的未來:機器人科學的人類隱喻》書中還描述了,如何通過機制、環(huán)境等的設計,讓類人機器人具備心理生活、變成群居化的社群成員、劃分性別、獲得生老病死、組建家庭和婚姻、生育和哺育下一代、發(fā)展出文化和技術,通過剩余財產而逐步產生出私有財產、專業(yè)化和商品交換、經濟體系,還孵化出貿易、金融,甚至還有類人機器人自己的股市,藝術品、哲學……
書中所述,其實是在對人類生理和社會屬性進化歷程進行回顧審視。借助于神經科學等多學科研究最近幾十年來的突破性進展,人們會驚奇地發(fā)現(xiàn),習以為常的人類屬性,實際上是經過非常復雜而漫長、艱辛的進程而進化而來的,內里機制高度復雜,絲毫不遜于而今任何艱深的科學領域命題。時至今日,對于人類進化為何會形成而今呈現(xiàn)的面貌和特性,科學還只能提供部分解釋,尚有諸多不解之謎等待揭示。
多梅尼科·帕里西寫成鴻篇巨制《機器人的未來:機器人科學的人類隱喻》,其意圖一方面是指引當下的機器人研究,推動更多科學家將人工智能與人類智能同等重視,讓機器人、人工智能的科研應用成果能夠更好地服務于人和人類社會;另一方面則是幫助人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幫助人類識別在生物和文化之間可能出現(xiàn)的沖突以及這些沖突對其幸福的影響”,更為積極有效地實現(xiàn)內心安寧。
2023-09-28 15:29
2023-09-28 15:28
2023-09-28 11:19
2023-09-28 09:36
2023-09-28 09:29
2023-09-28 09:28
2023-09-28 09:27
2023-09-28 09:24
2023-09-28 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