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工人一定要學好手藝,好手藝才是鐵飯碗。 ”董慧的父母都是農(nóng)民,從她進廠的那天起,父親就一直如此叮囑她。
1994年,董慧以優(yōu)異成績從六安技校畢業(yè),被分配到安徽
叉車二金工車間學習簡易數(shù)控機床。當時,車間有兩臺沈陽3225數(shù)控車床,每當看到有人操作這兩臺車床時,董慧都非常羨慕,忍不住跑過去看上幾眼。
那時候,董慧連一個最簡單的數(shù)控指令都看不懂,更不要說編程和操作了。一下班,董慧就跑到書店查書籍,請教老師傅,并悄悄練功。一次偶然的機會,她從一位年輕的同事那里發(fā)現(xiàn)了一本數(shù)控資料,雖然已被翻得破爛不堪,但對她來說卻是如獲至寶。
“我的理想很簡單,就是要學會操作數(shù)控機床。 ”在參加同學聚會暢談未來時,董慧的理想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
機會總是青睞有準備的人。 1995年,安徽叉車購買了一批數(shù)控機床,董慧滿懷期盼又覺得遙不可及。有一天下班,董慧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找到車間領導,詢問有沒有機會。 “機會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平等的,只要你努力。 ”這句話讓董慧終生難忘。
董慧從“小學生”做起,后來,車間安排她到數(shù)控車床實習,由于缺少數(shù)控知識的系統(tǒng)培訓,剛開始,她只是學會了機床操作,編制程序和設備調(diào)整完全依賴于調(diào)整工。一次周末,領導派她加班,調(diào)整工沒能來車間,她只能硬著頭皮靠自己來編程和調(diào)試機床,嘗試著編程、裝刀、對刀、試加工……經(jīng)過2個多小時的調(diào)試,終于加工出一件合格的產(chǎn)品。
1998年,安徽叉車工會舉行第一屆女職工數(shù)控技能比賽,董慧憑著相對扎實的理論知識和平時積累的加工經(jīng)驗,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從此,凡是數(shù)控方面的比賽和培訓她都會主動積極參加,漸漸地,董慧成為數(shù)控技能的行家里手。
從小學生慢慢變成老師傅,董慧有自己的竅門。 “剛進廠,父親就要我繃緊腦子里的那根弦。 ”董慧記得剛進廠工作沒多久,因為自己思想高度緊張,出了一檔子糗事。當時,她住在集體宿舍,有天半夜三更,她一下子從床上爬起來,急急忙忙刷牙洗漱,正出門上班時被室友攔住。 “都是月亮惹的禍,月光太亮我以為到了上班的時間了。 ”
這根弦,20年,從未松懈過。
從不留一手,做好傳幫帶的“董師傅”
“煙花的絢爛一時奪目無比,可是在每天平凡的工作中一直閃光,卻是極不容易的,她這份平凡中的閃光,每天激勵著我。 ”班組中的熊麗這樣評價董慧。
2000年,熊麗還是新手,很多次遇到難題請董師傅幫忙,董師傅都會放下手中的活用豐富的經(jīng)驗幫她解決。有天上夜班,零件急要,可工件夾具偏偏出了問題,當她滿頭大汗不知如何是好時,董師傅來到了身邊。
那時董師傅早已下班,深夜回家后依然不放心廠里,又特意騎自行車回車間。 “從此,我就‘粉’上了她,做她的粉絲,我樂意。 ”熊麗說。
徐龍榮是班組的一名80后青年員工,剛進班組時,技術水平不是很好,她就經(jīng)常請教董師傅。從具體操作的細節(jié),到生產(chǎn)過程中的技巧,董師傅一一解答。董師傅又主動提出來幫她提高理論水平,并把自己每次比賽的訓練試題拿出來給徐龍榮做,遇到難點重點慢慢講給她聽。
2008年,在安徽叉車舉辦的第九屆崗位操作運動會上,徐龍榮不負眾望,拿到數(shù)控車床第一名?,F(xiàn)在,她在班組已經(jīng)是一名技術精湛的老師傅,并且?guī)С龊脦讉€學員。
多年來,董師傅毫無保留地將比賽心得、加工經(jīng)驗傳授給同事,不計個人得失,班內(nèi)好多同事在她精心傳授下,成為
合肥市青工技術能手、技術標兵。
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也有人對她說:“你這樣把自己的技能毫無保留地傳給了別人,你自己就不留一手嗎?你就不怕別人超過你嗎? ”董慧只是笑笑。
“在幫助別人的時候,自己也在提高。 ”董慧說。有一次,鑄鍛廠有幾名員工到事業(yè)部班組學習數(shù)控車床,有名女員工非常勤學好問,從不放過一個知識點。有些問題看似很簡單,董師傅平時也沒有發(fā)現(xiàn),經(jīng)她一問,董師傅就要去查閱書籍,自己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